往西域。」
婁師德頗為尷尬,道:「原來一切都在負道兄的掌握之中。」
陳青兕目光落在婁師德身旁的邸報上,心中卻是一動,道:「宗仁兄,對於這邸報,你有什麼想法?」
婁師德說道:「一紙邸報可讓我等遠離京師之人,時刻了解天下大事。正所謂未出門便知天下事,靠的就是這紙邸報。」
陳青兕問道:「對於邸報的發展前景,宗仁兄可有看法?」
婁師德細細思量,說道:「自是極好的,對於遠離京師的官吏而言,缺之不可。只是邸報內容有些參差不齊,容易受人把控,此乃一大弊端。」
邸報來自懸報館,而懸報館大多是由世家大族,地方豪紳設立的。
他們有特殊的消息渠道,能夠得到第一手的朝廷政令,然後將整理的政令下發到各自負責的州府縣城的懸報館,有些地方還提供免費茶水,甚至提供筆墨。
世家大族、地方豪紳自不會莫名行善,而是通過這種手段,結識各地的官員,從而尋機培養人脈,也會在個別時候為了自身的利益,曲解朝廷的意思。
在京畿附近的懸報館不敢如此,但遠離京畿的懸報館,暗中改一兩個字,或者顛倒錯漏一兩字。
華夏文字博大精深,只是略微改動,就能讓意思完全顛倒。
陳青兕道:「我亦覺得如此,不少人通過懸報館,收集朝廷的政令,從而為自己謀私,此舉是一大弊端。與其讓他人掌控,某覺得不如由朝廷負責,指不定還能獲得不小的創收。」
懸報館的模式就是現在朝廷沒有顧及到了一處弊端。
婁師德道:「讓朝廷負責,這點確實極好。原原本本的將朝廷之意下發,即可避免為他人利用,亦可避免政令錯漏。只是創收何來?」
陳青兕道:「由朝廷派人整理政令,讓地方官員負責印刷。一部分束之高閣,讓想要了解天下之事的人抄錄,一部分直接售賣。總有富家子弟不願意動手抄錄,直接出錢購買,你情我願。」
婁師德想了想,拍著大腿說道:「這倒是一法,也算是為朝廷開源了。」
陳青兕道:「此乃利國之舉,就勞煩宗仁兄抽空整理思緒,向朝廷諫言。」
婁師德愕然道:「此議是負道提起,我豈能貪功!」
陳青兕道:「是伱我一併謀劃,不過此議我不便說。只能由宗仁兄開口,不然唯有擱置,讓後人察覺,從而諫言了。」
婁師德見陳青兕並不像說謊,略微沉吟以明白原因:陳青兕是兵部尚書,這諫言整和懸報館並不歸陳青兕管。
陳青兕在這方面極有分寸的。
有一句話說的好,不在其位不謀其政。
仗著自己有能力,什麼事情都管,什麼事情都說,那是找死。
陳青兕在兵部就干兵部的事,其他的除非李治諮詢,幾乎不予過問。
他心中很多想法,只有到特殊的時候才會說出來,嘗試去干。
比如李治掛了
婁師德的能力,陳青兕很是倚仗,此番提攜施恩,未來圖窮匕見的時候,將會是一大助臂。
婁師德有些猶豫。
陳青兕道:「都是為國效力,何分彼此。西域需要宗仁兄,你受此功,也是為了朝廷社稷。宗仁兄也知現在是跟大食國搶時間,拔苗助長不可為,順水推舟卻利於大局。」
話已至此,婁師德自不好拒絕,道:「師德愧領!」
他說此話的時候,心中感觸萬分。
陳青兕如此為他考慮,只是因為相信自己能夠在西域干出成績。
大食國,大唐最強的對手。
陳青兕如此信任自己,篤定自己能夠成事。
十年蟄伏,一朝受人認可的感覺湧現心頭,心中暗思:負道兄,伯樂也,必不負他信任。
陳青兕看著婁師德,眼中充滿了認可信任。
論當伯樂干人才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