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守了,準確的說是王安石為了更好的變法把所有的反對者給趕走了。
然後等到他罷相的時候,反噬就來了,而他舉薦起來的那些人都是不懂這個潛規則的,或者說是裝著不懂這個規則,反正為了實際的權利黨爭開始了,然後一直到北宋滅亡,黨爭就再也沒有停過。
不過也就是因為這起黨爭,趙宋才沒有出非相的權臣,要不然五代舊事不遠矣。
這話說的趙恆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了,他知道寇準說得對,但是這話聽的有些刺耳。
不過趙宋之前可就是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五代,有壓制自己人的想法倒是可以接受的。
可是趙宋卻又些無法接受朱明的做法,在他們看來不管是于謙還是張居正都是不還死的,但是卻被朱明皇室殺了,更恐怖的是那些大臣對朱明皇室的做法居然都認可了。
謀殺天子的人被幹掉趙宋是理解的,這畢竟是弒君,屬於十惡不赦之罪,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。
朱元璋殺貪污腐敗的官員他們也能理解,這種人是為惡一方禍害百姓,死了一點都不無辜。
而于謙和張居正都只能說是擅權,但是卻沒有什麼謀反的想法,也沒有想要當皇帝的心思,為官也算清廉,居然就被朱明皇室給幹掉了,這就讓趙宋有些無法理解了。
更重要的是,這些人都很有能力呀,死了可惜了。
要是在他們這邊只要不是那種實打實無法反駁的重罪,這種人是絕對不能殺的最多也就是流放地方了,總之皇室是不可以沾染重臣之血的,這一點很重要。
因為大家都講究孟子說的,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;君之視臣如犬馬,則臣視君如國人;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讎。
所以完全無法理解這一點的,可要是清朝的那些人就會很輕鬆的理解這個問題,因為西遊記這本小說裡面有一句話說的很對。
那就是,君教臣死,臣不死不忠;父教子亡,子不亡不孝。
說白了在趙宋亡了天下以後呀,這諸夏的傳統觀念可就變了,君臣關係也從一直以來的平等變成了養殖鷹犬了。
趙宋和朱明三觀不合呀。
當然你要說趙恆殺靖康那事的話,這話就沒法說了,靖康之變那裡面的人,被殺的那些人也都是有取死之道的。
只不過當時的趙恆被卓群給刺激了一下,沒有走程序就直接的動手了。
這事後來趙恆也是很後悔的,因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。測試廣告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