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閥--特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,這些家族史悠久,底蘊深厚,彼此之間互通婚姻,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治集團,又利用『孝廉制度』,幾乎壟斷了推舉官員的權利,與外戚、宦官,並稱為大漢王朝的三根支柱!
漢靈帝駕崩之後,為了爭奪朝廷大權,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,與『十常侍』為首的宦官集團之間,召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--同室操戈,同歸於盡,最後的結果是:三根支柱,折斷其二,漢室江山,岌岌可危!
外戚、宦官兩大集團覆沒,沒有了競爭對手,門閥集團搶占了大量的政治利益,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,他們或是支持諸侯,割據一方,或是親自上陣,參與爭霸,漢室江山衰落到如此地步,門閥們真是『功不可沒』呀!
袁家四世三公,門生故吏遍布天下,擁有無可匹敵的政治聲望,自然而然的,鄴城也就成為了士族聚集之地,中原門閥,七分在此,豪強大戶,比比皆是,而且擁有大量的特權,他們搶占良田,不交賦稅,組建商隊,收斂錢財,蓄養奴婢,任意殺戮,完全超脫於律法之外,也沒人敢約束他們的行為!
河北百姓都明白一個道理,寧可得罪官府,不能得罪門閥,寧可拖欠皇糧,不能少了地租,原因也很簡單,官府如狼,門閥似虎,前者只會撕下你的皮肉,後者吃人不吐骨頭,兩害相較,還是取其輕者吧!
不過嗎,凡事總有例外,就在門閥們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,一條消息傳來:「謀士田豐獻策,要求士族門閥交出護衛,捐獻錢糧,組建成一支大軍,跟黃巾軍上陣拼殺!」
一石激起千層浪,鄴城立刻沸騰起來,士族門閥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圖,讓他們搜刮百姓沒問題,想要搜刮他們可就難了,再者說了,兵馬、錢糧乃是立身之本,也是各個家族的根基,誰肯輕易交出來呀!
話又說回來了,這是大將軍府下的政令,又有『討滅黃巾,救國救民』的口號,名正言順,合情合理,想要硬抗是不可能的,不過嗎,政治的精髓就是『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』,你有徵兵調糧的命令,我有一毛不拔的辦法,就看誰的手段更高超了!
士族門閥十分墮落,也喜歡互相攀比,居則高樓大廈,穿則綾羅綢緞,用則金銀器皿,行則駟馬之車,尤其在吃喝上面,更是奢侈無比,山珍海味,珍饈果品……應有盡有,隨便一餐花費的錢財,足夠普通百姓十年之用,最令人髮指的是--他們還吃人!
饑荒之年,窮人們實在沒有吃的了,為了求一條活命,只好四處尋找屍體,就像野狗似的啃食腐肉,或者互相交換孩子,殺死後烹煮成肉羹,這就叫『易子而食!』
災民們吃人,門閥們也吃人,他們吃膩了山珍海味,為了追求刺激,就會購買一些貧民的孩子,養的白白胖胖,再殺掉吃肉,還有一個專門的稱唿『菜人!』
一位門閥為了顯示闊氣,舉行過『百童宴』,就是宰殺一百名幼童,把他們的血肉做成美味佳肴,用來款待賓客,對此,有人表示不服氣,也舉辦了一個『十美宴』,殺掉自己的十名侍妾,蒸熟之後招待客人,生活墮落可見一斑了!
可是徵兵調糧的命令出來,短短一夜之間,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士族們以前是互相攀比,看誰的生活更加奢侈,現在截然相反了,要是有人稱讚你家裡有錢,簡直比罵祖宗八代還難受,『裝窮』成了大家新的生活方式!
為了裝窮,士族們出門不坐車了,年長的騎頭小毛驢,年輕的乾脆步行,衣著也是一樣,滿是補丁的衣裳,配上一雙草鞋,腰間系一條麻繩,就是標準的士族裝束了,又透氣、又低調,簡直是『裝窮』的不二法寶!
一旦有官員登門催捐,士族們就帶著全家老小,人手一隻破碗,一個野菜糰子,堵在大門口處,哭天喊地,總之一句話--「家裡窮的揭不開鍋了,千萬別讓我出錢,要也沒有!」
面對集體耍無賴的門閥們,田豐先是登門勸說,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希望他們捐獻錢糧,共渡難關,可惜,一點用處也沒有,這些傢伙全是玻璃耗子……一毛不拔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