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永在

第十九章:是時候推出內閣了


    武勛集團的退讓使得朱允炆的軍制改革變得一帆風順,在朱允炆的授意下,總參謀府和總後勤部很快掛牌,當然,架子雖然搭了起來,卻只填充的了幾個吏目負責打掃衛生,正兒八經的大員一個也沒任命。

    朱允炆的計劃里,近幾年也沒打算用兵,等什麼時候京營新軍練好,到時候就是著手削藩,國內的糟爛事處理完才是大明戰爭機器發動的時候。

    軍改有條不紊的進行,朱允炆便又閒了下來,他比不上太祖皇帝,太祖能勤政到不可思議的一日三朝,除早朝外,還有午朝、晚朝。他便是連一日一朝都懶得參加。

    大明的朝會從來沒有正事,太祖之所以忙的廢寢忘食,是因為他自己恨不得鬍子眉毛一把抓,連哪個縣鄉出點芝麻綠豆大的事,他都要親自過問。以至各部有司皆為朽木擺設。

    在太祖眼裡,所有的官都是混蛋,是搜刮民脂民膏的禽獸,他們理政都恨不得喝乾百姓的血。

    諸葛亮就是活活累死的,這一點,太祖算是像先賢看齊了。

    在大的國家,也不可能天天發生需要皇帝親自裁斷的大事,真到那個時候,那這個國家還不該亡?

    朱允炆只在熱孝結束之後上過一次朝會,結果就親眼目睹了大明朝會是個什麼德行。

    正事幾乎一件沒有,有也都是一些芝麻綠豆之事,地方就可以處理,卻偏偏一路推諉到中樞,簡直荒謬至極!朱允炆氣的,「既不思君事,何以食君祿,黜其官,杖三十,勞役三年。」

    大部分還是六科給事中像瘋狗一樣到處攀咬,要麼說哪省的布政使貪污、要麼說吏部有人受賄。

    剛開始朱允炆還很興奮,自己一上任就有貪官送人頭?好啊,前輩子自己沒機會在紀委體驗一把,這輩子正好過過癮。結果一查起來,全屬憑空捏造。

    這下可把朱允炆氣的夠嗆,結果他還沒訓斥一句,那邊十幾句話等著他。


    「臣等身負彈劾之權,豈敢一日懈怠,民間風言雖是無根浮萍,但所謂無風不起浪,既有風言理應徹查,如若確有此事而陛下不察,則失天下民心。」

    好傢夥,明明是憑空污衊,這群人倒是還有理了。

    朱允炆恨得牙根痒痒,卻偏偏拿這群人一點轍沒有,太祖給了這群貨「聞風彈劾」之權,他朱允炆現在還沒那個本事收回來。

    老子惹不起總能躲得起吧。

    於是乎,朱允炆連夜擬定一份聖旨,於朝會時扔了出去。

    「奉天承運皇帝,制曰:朕承運以來,日批夜覽,不敢怠慢國事,然朕之才能,不及太祖萬一,深知江山社稷之重,唯恐有所差池,以致無顏面見祖宗,幸有百官輔佐,新朝以來,朝局穩定,皆眾卿之功績,朕及冠之年,才疏學淺,盼以賢臣為師,學治國之策。

    朕素聞戶部尚書郁新、刑部尚書暴昭、翰林侍講方孝孺,皆才高八斗之治世能臣,朝野欽服,今敕爾等為大學士,入宮輔政,皇子年幼東宮未立,爾等暫理事於文華殿,中樞、十三省一應奏事,皆由通政司交付文華殿,由三位大學士先行批註,在呈御前,如此,朕也可從中學得治國之道,加印後,復還通政司明發中樞、十三省。」

    你們不是愛嗶嗶嗎,老子把內閣整出來,這下你們就不用賣嘴了,什麼事寫奏本交上來,內閣來辦。

    皇帝老子,這是一口氣任命了三個丞相?

    百官們面面相覷,頓時議論紛紛。

    而被朱允炆點名的三人則以激動地滿面紅光,山呼謝恩。

    位列極品,這才是真正的位列極品啊!

    雖然皇帝沒有明授丞相之稱謂,但入宮輔政,理事於文華殿,天下一應奏事代君批註,附署詔令,前朝權相胡惟庸也莫過於此了。這是雖無宰輔之名,卻行宰輔之事啊。

    朱允炆等內監宣讀完聖旨,開口道,「日後朝會改為每月初一,正月則順延至初八舉行,諸位愛卿也不必日日披霜帶露,飽受饑寒之苦,眾卿待辰正之後,赴署衙辦公即可。」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楚書,太祖皇帝本紀  首輔  大明太師    修源錄  通天劍帝  荒古武神  葬天神帝  神話起源  

同類最熱
搜"日月永在"
360搜"日月永在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