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宅後院。
李紅清在教鏡鏡練劍,蕭妙宸在一旁煮著茶水,陳青兕悠哉的坐在一旁,聽著淺言說著時下最流行的八卦。
小日子別說有多悠哉。
「今天可有什麼有趣的事情!」
八卦是人類的天性。
絕大多數的人都愛聽,淺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她閒來無事就會跟,家中的採買婆子,做飯大媽聊天,從她們那裡了解京中最流行的談資,然後分享出來。
了解京中的風氣動向,問淺言准沒錯。
陳青兕一直忙於兵部的調度,對於狄仁傑的事情都是從淺言嘴裡聽來的。
狄仁傑這兩個多月的表現用一句話來形容,天生的主角命。
哪怕因為自己的出現,大劇本早已經改了,狄仁傑的能力性格,還有為人處世的標準,讓他在任何時候,任何地方都有著主角一般的待遇。
狄仁傑在御史台整理累積的舊案,他入手第一案子就轟動了長安,揪出了乾封元年這一屆科舉舞弊案。
科舉自誕生開始,就充斥著暗箱操作。
比如隋朝的科舉,跟漢朝的察舉制就沒有什麼兩樣,考生必須得到舉薦才有資格參加,而有舉薦資格的官員也就那麼一小撮人。
這是啥?明擺著給朝中貴族福利,給他們後代子侄晉升的資格。
唐朝這個前中期的科舉也好不到哪裡去。
確實科舉在唐朝初年有了飛躍式的進步,允許天下所有學子自薦考試。但整體的科舉氛圍充斥著交易內幕,行捲成風。
學子投牒自進,拿著自己的文章拜會主考官,希望得到一個好排位。
那些權貴更是在考前就定下了三甲所屬
便如王維。無可否認,王維是一位不輸於李白的才子,但他狀元的身份,還真就走了玉真公主的後門。
在那個階段不通過關係,根本別想考上進士及第。
直到唐中後期,寒門開始崛起,科舉行卷內定之風,這才有所好轉。
宋明清三朝對於科舉舞弊極其重視,抓得也尤為嚴格,但舞弊的情況依舊時常發生
所以科舉就不存在完全的公平。
但話說回來,陳青兕主持的改革,應該可以說是最公正的一次了。
畢竟他得李治全力支持,又將宋朝的各種制度搬到了這個時代。
全新的制度補全了這個時代科舉存在於表面上的漏洞,並不是說陳青兕採用的制度是完美的,這世上就不存在真正完美的制度,只要是人定的規則制度就有破綻可言。只是陳青兕拿出了跨時代的東西,又沒有給世人多餘的時間去琢磨去尋找漏洞。
這才導致了相對的公允。
隨著科舉改制的所有細節讓世人所知,立刻就會有人研究琢磨,從而尋找破綻。
陳青兕之後的第二屆改制科舉就出現了小問題,不過無傷大雅。
越到後面,制度被研究的越透徹,各種問題積少成多,就會再次促進科舉制度的改革。
到了乾封元年這一屆的春闈科舉,就出現了大問題。
現在的科舉制度似乎了代考環節,藉此漏洞,以代考的方式獲得進士,或是進士出身,從而獲得晉升的資格。
李治喜歡提拔進士,這已經是公認的事情。
給事中閭丘歡想讓自己的小兒子入仕途,他常伴李治身側,知未來官吏,有進士身份,晉升速度會快人一籌。於是,安排人為自己的小兒子代考,中了進士之後,再舉薦仕官。
此事不知為何被他人所知,匿名舉報,告到了御史台。
許敬宗與閭丘歡關係極好,便將此事壓下了,定為誣告,就此結案。
狄仁傑眼光是何等毒辣,在查閱卷宗的時候,嗅出了貓膩,將案子重提,一舉解開了代考之風的內幕。
李治聞之龍顏大怒,將涉事人員一併除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