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一條紅線
陳青兕這話一出,李治、許敬宗、竇德元都帶著幾分凝重。
都是大唐頂尖的人物,能夠掌握的信息資源是常人無法知曉的。
隨著大唐對西域掌控力度的加強,對於更西方的諸國也有一定的了解。
大食國的勢力幾何,李治、許敬宗、竇德元心裡都有一個譜,知道對方的整體力量,遠勝自己以往遇到的所有敵人。
不過因為彼此相隔太遠,也沒有怎麼當回事情。
聽陳青兕的語氣,似乎大唐、大食之間必有一戰。
這可不是一件小事。
這話如果他人說出來,少不得受到質疑,危言聳聽。
但出自陳青兕之口,卻有足夠的分量。
畢竟在戰略這塊,陳青兕從未出過差錯。
也不對,這一次就出了意外。
之前不用對大食國過於在意就是他說的,不過現在改了口
陳青兕這是受到了自己後世記憶影響,無形中步入了自己所設的迷障之中。
陳青兕來此世間最大的倚仗就是超前的遠見目光,他洞悉一部分至關重要的大事,知道歷史脈絡的走向,能夠根據世界發展的走向,尋得正確的道路,不至於摸著石頭過河。
但是自他出現的那一刻起,蝴蝶效應已經產生,他干預的事情越多越大,帶來的變化也就越多。
他所知道的一些必然發生東西也就會偏離認知。
就如對於大食國的印象
在陳青兕的認知中大食國與大唐的首次交鋒是在天寶年間,西域高仙芝率領安西軍與大食國在怛羅斯經行的一場大戰。
此戰以高仙芝失利作為結局
拋開感情不談,高仙芝輸的不冤。他是名將不假,可他在西域乾的那些事情,遭受背刺是一點都不冤。
大唐是有廢立小國的特權,但也不是高仙芝肆意妄為,順便滅國屠戮人家王室,掠奪財富的理由,完全敗壞了大唐在西域經營多年的名譽。
受到這份記憶的影響,陳青兕給出的判斷是大食不會與大唐為敵,原因在於他們有很多軟柿子可以捏,沒有必要在這時候來碰大唐這個龐然大物。
這裡陳青兕忽視了關鍵的一點,歷史上的大唐確實強悍,然內部疲態已顯,遠沒有強大在現今這個地步。
所以歷史上的大食國在與吐蕃聯手,覆滅波斯之後,確定了大唐的影響力只限於西域,並沒有深入中亞,威脅到他們的存在。
這才放心的去捏周邊的軟柿子,將四方的敵人,什麼天竺、拜占庭王國、西哥特王國、法蘭克帝國都揍了一個遍
直到昨日,陳青兕聽吐火羅的國王說著大食國的殘暴,哀求著朝廷能夠出兵相助,方才意識到現在的大唐對於西域的掌控力遠勝同一時期,文化已經開始往中亞滲透。
陳青兕不再盲目的相信記憶,而是有了自己的見解。
現在大唐的影響力已經向中亞輻射
陳青兕知道大唐是沒有西擴的心思,華夏人向來能戰敢戰但不好戰
凡戰必有自己的目的,不會單純的為了殺戮征服隨意製造殺戮,去徹底毀滅一個國家,摧毀一個民族,
相比西方人的征服,東方人更加講究循序漸進,相較於武力,更喜歡推行仁道,講究民族融合。只有在理說不通的時候,才會付諸武力。
在沒有真正將西域轉化成華夏領土的一部分的時候,大唐是無心漫無目的的擴張的。
但很顯然這個道理西方是不懂的。
他們不會想大唐無心擴張,而會覺得大唐的手已經伸到了他們征服之地。大唐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環境
在這種局勢下,大食國又怎麼可能如歷史上那般放心的將自己的軍隊四面開花,去欺負天竺人、羅馬人?
他們必然會留一支軍隊防備大唐
大唐對此也不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