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敬宗、陳青兕
這副使的名額一出,引起了不小的轟動。
李元禮、許敬宗自不用說。
李元禮司徒、潞州刺史,鄭王,高祖皇帝十子,乃是地位最高的宗親,而許敬宗亦是兩朝老臣,位居宰相,把持議政廳多年,無人可比。
但陳青兕才入廟堂多久?
儘管他的功績,確實遠勝他人,不管是文治之功,還是武勛都出類拔萃,常人無法比及。
但他的年紀資歷是遠遠不夠資格的。
何況人家坐鎮百濟,定倭國,鎮新羅,撫百濟,高句麗讓他逼得分裂,覆滅在即
這乾的多出色,特地將他召回來當任封禪使,不是亂用人才?
質疑反對聲不絕,畢竟個別有希望成為封禪使的人,無法撼動李績、李元禮、許敬宗,唯有從陳青兕身上入手了。
但李治對於廟堂的掌控力是無人撼動的,他定下的人選,反對無用。
有人拿陳青兕離開百濟,會導致東北掌控力減弱一事來說,李治連後備人選都定下了劉仁軌。
李治如此解決,也衍生了不好的結果,有人懷疑是不是受到了謠言的影響。
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,陳青兕調回京畿的事情。
消息傳到百濟,百濟諸將皆為陳青兕鳴不平。
陳青兕在海東半島翻雲覆雨,讓周邊諸國聞風喪膽,眼看高句麗陷入內亂,正是可乘之機,將他調離,豈不等於剝奪他的功績?
他用謀定計,眼瞧著大功告成,卻讓他人摘最後的桃子,只是想想就為陳青兕覺得委屈。
尤其是與陳青兕友善的黑齒常之、沙陀相如、趙持滿、程務挺幾人。
黑齒常之、沙陀相如兩人本是百濟降將,陳青兕卻沒將他們當作外人,予以重用,還給了他們一定的自主權。
現在百濟的民生,在陳青兕、劉仁軌的努力下,已經有所好轉,尤其是海上商路的開通,經濟物資遠勝之前,對於陳青兕更是信服。
兩人是真心服氣陳青兕對於百濟的統治。
趙持滿不用說了,一手提拔的鐵桿。
程務挺也因陳青兕的關係,提前得到了歷練的機會。
在陳青兕這裡,他跟著陳青兕、黑齒常之學了不少在他父親那裡學不到的東西,也認可他這個統帥。
一行人聞訊之後,紛紛趕到大都督府。
黑齒常之說道:「大都督,不如我等一起上疏,勸陛下收回成命?」
這話也只有黑齒常之敢說了,畢竟他對於華夏的官場了解的不多。
陳青兕揮了揮手道:「休要胡言,能夠回京當任封禪使,也是天大的恩賜。離京多年,本督對於家中妻兒,甚是思念。此番回去,正合我心意。你們就不要瞎摻合。我走之後,由劉都督接替我的職位,你們要好好依從他的安排。」
劉仁軌神色複雜。
他早知不出意外,自己會取代陳青兕,卻不想如此之早。
他是有雄心抱負之人,心情也是五味雜陳。
陳青兕安撫好了諸將,留下了劉仁軌。
對於劉仁軌,陳青兕沒有特別的安排。
兩人一併治理百濟,作為他的副手,沒有比他更了解百濟的情況。
以他之才,接手已經上了正軌的百濟,那是手到擒來的。
故而陳青兕留下劉仁軌並沒有說行政上的事務,而是聊人情。
「軍中武將,多是性情中人。會有一部分人會覺得接受了你,等於背叛了我。這種情緒不可取,但無法拒絕。正則兄,多多擔待。」
劉仁軌主要負責行政,軍中的事情也就在南下進攻倭國的時候,有所表現,不足以讓黑齒常之這樣的大將信服的。
「